近日,國際權威期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大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EON体育4平台和張江高等研究院瞿旭東團隊成果“An unusual aromatase/cyclase programs the formation of the phenyldimethylanthrone framework in anthrabenzoxocinones and fasamycin”。瞿旭東教授🐻❄️、羅樹坤特別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生姜凱和碩士生陳旭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芳香聚酮是一類結構多樣的天然產物🔲,其豐富的化學多樣性賦予了多種多樣的生物學活性🤾♂️。盡管芳香聚酮的結構和功能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是由延伸單元——丙二酰單酰輔酶A通過II型聚酮合成酶(PKSs)催化產生聚酮鏈。初級的聚酮鏈隨後被芳香化酶/環化酶(ARO/CYCs)環化🧑🦽,形成基本的芳香骨架👩🏿🚀。之後🕞,額外的酶催化後修飾反應🐀,如甲基化🧫、羥基化和氧化重排,通過修飾基本骨架進一步豐富結構多樣性。因此📜,ARO/CYCs控製的基本骨架在結構多樣性的生成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然而,盡管芳香聚酮數量龐大,但僅有大約8種基本骨架🧔🏼,由8種不同類型的ARO/CYCs形成。此外🧙♀️,這些基本骨架通常由連續的共軛芳環組成,需要2到4類ARO/CYCs協同反應✳️。有趣的是,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和多種生物活性的芳香聚酮(+)-anthrabenzoxocinone [(+)-ABX]👰♂️🍄🟫,(-)-anthrabenzoxocinone [(-)-ABX]和fasamycin(FAS)的獨特結構顯著區別於以往的連續共軛芳環骨架🛻🤹♀️,這強烈暗示了新型ARO/CYCs和全新的生物合成策略的存在🥌。
在本項研究中🦕👩🏻🎤,聯合課題組首先在體外重構了(+)-ABX,(-)-ABX和FAS途徑中共享的PDA骨架的生物合成途徑🤱🏼👩🏼🔬。進一步的體外實驗和體內敲除🐳,發現PDA環化過程只需要一種非典型的類TcmI的ARO/CYC(Abx(+)D/Abx(−)D/FasL)和一種甲基轉移酶(MT)(Abx(+)M、Abx(−)M和FasT)就能完成非連續共軛四環芳香結構的環化和芳構化。為了深入理解ARO/CYC獨特的四環環化機製🪩,聯合課題組又解析了Abx(+)D的晶體結構,發現Abx(+)D與其他傳統TcmI型ARO/CYCs相比👩🏼💻,具有一個獨特的loop區,允許ACP掛載的聚酮鏈深入活性口袋進行催化。最後,通過對Abx(+)D活性位點的突變改造,並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MD)分析✊🏼,揭示了關鍵的催化殘基,並證實了Abx(+)D是通過活性口袋的構象控製環化反應的化學結果🚌。這部分工作不僅在II型芳香聚酮骨架生物合成方式的理解上實現了大的突破,還為未來產生新型ARO/CYC和芳香聚酮骨架提供了重要思路🐴。
圖 1. II型芳香聚酮生物合成中的基本骨架和ARO/CYCs
該研究工作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18YFA09004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970054)🏛,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項目(22XD1421300)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3ZR1432800)的支持。
論文鏈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217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