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跡】潘政松:做一顆紮根祖國大地的“常青松”
發布時間 🌜:2019-11-17  閱讀次數 :8152

他是同學眼中的“滿分學霸”👨🏽‍🦲,本科期間每學期均穩居EON4第一⛄️;他也是老師眼中的“得力助手”,任院學業分享中心常規輔導員、學生會主席,服務奉獻同學;他認為公益是青春的一份承諾,從30余次誌願公益活動到社會實踐全國最高獎,他將青春融入祖國的山河;他“永遠在好奇,永遠在探索”,攻關科研,勇奪國際基因工程大賽金獎🥤,立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發表SCI期刊論文;他是EON体育4本碩博學生中每年10位的“三好學生標兵”……他就是EON体育4平台生物信息專業2016級的本科生,潘政松。

 

紮知識之根——滿分不滿足🏦🚶🏻,深耕植厚蘊基礎

 

連續三年國家獎學金,六學期穩居EON4第一🌼,平均學積分近95🏋🏽‍♂️,24門核心課程第一🛫,4門課程滿分……學習方面,潘政松似乎有些“神奇”🤷‍♂️。他被有機化學系主任稱為“交大20年來有機化學第一位滿分”,遺傳學老師曾面對他的試卷“挑了半天錯”也“未能成功”。然而🧳,對於學業成績,他卻總用“學海無涯”勸勉自己,“對待知識要用最嚴格的標準🏑,滿分絕不意味著完美。”

 

認真、踏實、肯吃苦🧑🏻‍🦯‍➡️,是他的法寶。算法老師的一句“這程序也許還能更快”,他冥思苦想至淩晨兩點💁🏻,直到閃過一個靈感爬下床記下來才安穩睡著🧚🏿‍♂️;他對待自己每一份課程作業都苛刻到畢業設計的要求,其《計算生物化學》課程論文被老師譽為博士論文水平……他樂於探索知識☝🏿👭🏻,用最認真的態度和最嚴苛的標準對待自己的學習。

 

這種嚴謹認真的態度,也體現在潘政松對待生活的每一件事中。他寫的新聞稿,老師總是最放心的;課程作業每每組隊🚶‍♂️‍➡️,同學都稱他是最“靠譜”的。

 

在自己學業優異的同時👔,潘政松還積極幫助他人。他擔任EON4學業分享中心的常規輔導員,在考試周前每天坐班2小時,耐心地幫助同學答疑解惑。他舉辦的高等數學🙅🏽‍♀️、無機化學等8次考前輔導,參與人數累積過200人🤷🏻‍♂️。

 

很多時候,他享受著“鉆”進知識中深入挖掘的過程,讓自己植根於知識的土壤;並將嚴謹認真的態度,貫穿進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在深耕厚蘊中打牢人生的基礎。

 

樹情懷為幹——青春勇承擔,知行合一踐誓言

 

“那個孩子因聽見我描述的‘細胞’,眼中突然迸發了光彩☣️♑️,那時我突然想為他們做點什麽🤒。”

 

大一暑假,潘政松跟隨“榮昶儲才計劃”奔赴雲南洱源,在一個海拔2700米的山區學校裏見到了一批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回校後,他忘不掉心底的那份觸動🔂,第二年決心組織同學再赴西部,為鄉村中學編寫生物教材,上線網絡慕課,捐贈顯微鏡,搭建生物實驗教室🈲。這次公益支教社會實踐🫵🏼,不僅讓近萬名西部師生受益✮,也開發出適合高校推廣的支教模式,從全國數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評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全國最佳實踐團隊、上海市“知行杯”社會實踐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市級🧑🏼‍✈️、校級獎項的“大滿貫”🌐。

 

“每當看到孩子們聽懂的眼神,我就覺得自己所有努力🈴,都沒有白費。”為此,潘政松向青春許下了公益的誓言。3年內😧,他參與組織社會實踐15次,足跡印在了全國10省16市👵🏼;任EON4青誌隊副隊長,參與組織誌願者活動近30場🤽🏻‍♀️。

 

豐富的公益服務也讓潘政松逐漸堅定了入黨決心。他曾在校青馬黨校開班典禮上作為唯一的學員代表上臺發言,分享自己“為什麽要入黨的思考”。2018年7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順利轉正👨🏻‍🦲,繼續踐行自己“為人民服務”的那份初心和承諾。

 

“努力是為了讓更多人幸福🌯。”潘政松把心中的家國情懷、學到的知識融入丈量祖國山河的腳步裏♛,用公益的承諾許下自己青春的夢想☂️🕍。

 

展探索枝葉——好奇勤實驗🤽🏿‍♂️,創新探索拓空間

 

高中起,出於好奇,潘政松就曾於高二時跟隨大學實驗室一名學姐完成其研究生論文🐷。來到交大,他如魚得水,兩年裏,他曾穿梭4個實驗室,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參與了多項科研探索👱🏼。

 

他在大一就加入學校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SJTU-BioX-Shanghai隊伍,經過一年的準備,他與同學一同完成科研項目Palette--A Universal Multifactorial Visualized Detection(一種可視化多因子檢測系統)🧗🏻‍♀️,最終在美國波士頓的國際大賽中摘得金獎。同時,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假期時間🫦,在家鄉的分子生物實驗室中開展松材線蟲乙醇脫氫酶的研究👨🏽‍⚖️,文章發表在SCI期刊《國際寄生蟲學》上(第三作者)。大二暑假🦸🏻‍♀️,他與實驗室同學一起完成“新型分子力場用於天然無規蛋白的構象動力學研究”💂‍♀️,獲全國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除此之外,他還與隊友組隊建模,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海賽區二等獎;利用導師製成果獲校"錢學森杯"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一等獎🗽、校"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牌等好成績。

 

探索的目的在於應用。他與夥伴立項國家級創業訓練計劃項目“GAIA——土壤及水質生物傳感器監測公益項目”。經過市場分析調查🐦,項目於19年結題,為他積累了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創業經驗。

 

對於科研創新📌,潘政松認為自己還只是一個好奇的探索者。由於生物信息是交叉學科⛹️‍♂️,涉及範圍很廣🪞,他期待未來能夠嘗試更多🎯,將自己所學知識和所掌握的科研技巧發揮到各個領域當中🧑🏻‍🔧𓀅。

 

開向陽之花——生活深感悟,沐浴陽光獲成長

 

談及大學三年豐富多彩的生活,潘政松一直感謝身邊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他也努力回饋他們。他擔任班長,組織暖心的生日會和女生節活動,製定班詩班歌🐜,用個人的優異帶動集體的優異,在他帶領下F1608003班榮獲全校10個的班團集體建設特等獎;目前💇🏻‍♂️,他還擔任院學生會主席⛹🏿‍♂️,策劃與安琪酵母股份有限企業合作,面向全國高校組織微生物作畫大賽,共有來自幾十所高校的400余件參賽,促進校際溝通⬆️,也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

 

愛好文字的他,喜歡記錄生活的體驗,他的課程論文《我眼中的十九大》獲校網絡文化節“網文優秀作品”👷🏼🩵;喜歡鋼琴的他🕞,在才藝展示的聯歡會上,一曲《克羅地亞狂想曲》驚艷全場🏀,見證了他每周堅持“琴房半小時”的身影。

 

專業學習、公益服務、科學探索、校園生活,拓展了潘政松的視野🙅🏻‍♂️,豐富了他的人生體驗,讓他交大這塊樂土像一棵松樹般沐浴陽光,不斷成長🧙🏿‍♂️。展望未來,希望潘政松能夠以堅實的知識紮“松”根🙋‍♂️🫳,以情懷和責任立“松”幹,用求知的好奇展“松”枝🕢,將個人成長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事業中,站成一棵祖國需要的“常青松”👩🏻‍🦽👳‍♂️。

EON体育4平台专业提供:EON体育4平台💇🏽、EON体育4🖐🏼、EON体育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平台欢迎您。 EON体育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