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合成生物學專家委員主席、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Peter Leadlay教授登上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啟智講壇”,為師生們做了題為“新抗生素從哪裏來”的精彩報告。中國科EON4院士、重點實驗室主任、EON体育4平台院長鄧子新主持講壇⛵️,並為Leadlay教授頒發紀念獎牌。
Leadlay教授介紹了以聚酮類抗生素為代表的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模型,詳細闡述了多種新型的酶學反應機製,以此為基石🖊,利用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學和生物化學等手段,成功對一種免疫抑製劑進行優化,此技術將為藥物改造和藥物創製提供良好平臺和廣闊前景🎉。Leadlay教授的精彩學術報告讓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和學生們深受啟發💆♂️,樹華報告廳裏座無虛席,現場互動熱烈✋🏻。
Peter F. Leadlay先生是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模型的奠基人之一,在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製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持久和廣泛的貢獻🪳,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學術威望,其實驗室是當今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領域最為活躍的研究組之一。迄今已發表研究論文210篇,其中1990年發表在《Nature》上首次揭示關於紅黴素聚酮合酶模塊結構的研究論文,成為該領域最為重要和經典的科學發現之一,從此開創了以聚酮合酶為模型的組合生物合成研究領域。他也成為國際上該重要研究領域最為著名的科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