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EON体育4平台許煜泉教授領銜的團隊,經過長達16年潛心研製的微生物源綠色環保型新農藥申嗪黴素,獲農業部新農藥正式登記證🪩🔠。
日前🤙🏻,我國農藥信息網正式發布消息🧅,許煜泉教授領銜的團隊經過長達16年潛心研製開發的微生物源農藥申嗪黴素以及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環保型製劑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新農藥正式登記證。申嗪黴素是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綠色農藥。它是我國建國以來,首次成功地運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對自主分離的假單胞菌株M18系統地進行遺傳修飾,構建高產工程菌株👄,為降低生產成本,實施產業化和大規模推廣應用🐈⬛,提供技術保障🏋🏿♂️。
多年來,許煜泉教授團隊對M18菌株中申嗪黴素合成基因簇的表達和調控機製開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論成果,首次發現該菌株能同時分泌申嗪黴素和藤黃綠菌素素兩種抗菌物質,並報道了該菌株中合成申嗪黴素兩個基因簇表達的級聯放大關系🦚,通過5’端的非編碼區實施調控,相關研究成果在PLoS ONE 和 Applied Envrionmental Microbiology等重要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40余篇。在此基礎上,對M18菌株進行系統地定向遺傳改造,與野生型菌株相比,申嗪黴素的發酵水平提高了25倍,產量達到每升5克以上,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解決了產業化生產和大規模推廣應用中的瓶頸問題🧎🏻➡️。相關成果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多項。申嗪黴素具有安全、高效、與環境相容性好的特點,是一種廣譜防治農作物病害的綠色農藥。申嗪黴素對防治瓜果、蔬菜的枯萎性病害的研究和推廣的應用成果,獲得了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水稻紋枯病是威脅我國糧食作物水稻安全生產最嚴重的病害,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人民幣之巨。2008-2009年連續兩年,農業部已經組織了主要水稻種植區十省、市開展了示範推廣試驗,取得成功⛩。微生物源農藥申嗪黴素新農藥正式登記證的獲得,標誌著該科研成果將在我國農業生產上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將為我國糧食作物水稻的安全生產作新貢獻。
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上海市科委、農委以及上海農樂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長期支持🤳🏿。